当前位置:  首页 > 新闻资讯

物资回收储存注意事项

作者:  浏览量:481  发布日期:2025-6-18 14:32:24

物资回收储存涉及多种品类(如金属、塑料、纸张、电子废弃物、危险废物等),不同物资特性差异大,储存不当易引发安全事故、环保污染或资源损耗。以下从通用规范、分类储存要点、安全环保措施等维度,系统梳理物资回收储存的核心注意事项:

一、通用储存场地规划与基础要求

1. 场地合规性与资质

储存场地需取得《营业执照》,若涉及危险废物(如废电池、废机油),必须具备《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》,且场地需通过环保部门审批(如环评备案)。

远离居民区、水源地、学校等敏感区域,与明火源(如锅炉房、加油站)保持至少 50 米距离,符合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50016)要求。

2. 场地硬件建设

地面处理:硬化地面并铺设防渗膜(HDPE 膜,厚度≥1.5mm),危险废物储存区需设置混凝土围堰(高度≥20cm),防止液体渗漏污染土壤。

分区标识:按物资类别划分储存区(如金属区、塑料区、危险废物区),悬挂清晰标识牌(注明品类、危险性、负责人),不同区域用隔离栏分隔。

防雨防晒:露天储存区搭建顶棚(承重≥50kg/㎡),四周设置排水沟(坡度≥3%),易受潮物资(如纸张、电子元件)底部垫高≥30cm,用木托盘或钢架隔离地面。

3. 通用安全设施

配备消防器材:每 500㎡场地至少设置 4 具 8kg 干粉灭火器,危险废物区需额外配置消防沙池(容量≥2m³)和防爆型应急灯。

安装监控与报警系统:24 小时视频监控覆盖全区域,危险废物区加装可燃气体探测器(如废有机溶剂储存区)和泄漏报警装置。

二、分类物资储存特殊要点

(一)金属类物资(废钢、废铜、废铝等)

堆放规范

按材质(如钢铁、有色金属)、形态(板材、管材、碎屑)分类堆放,重质金属(如钢材)单堆高度≤2.5 米,底部用槽钢或水泥墩固定,防止倾倒;碎屑类金属用密封集装箱存放,避免扬尘。

有色金属(如铜、铝)需防潮防氧化,露天存放时覆盖防水帆布,储存区远离酸雾(如化工企业周边)。

危险金属处理

含汞、镉的金属(如废旧电池外壳)需单独存放于防腐蚀容器,禁止与其他金属混堆;废弃压力容器(如钢瓶)需先泄压、拆除阀门,确认无残留气体后堆放。

(二)塑料类物资(废 PET 瓶、废编织袋、废泡沫等)

防火与防老化

塑料属易燃物,储存区严禁烟火,与火源距离≥30 米;泡沫塑料需用阻燃篷布覆盖,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老化碎裂(老化后的塑料回收价值下降 50% 以上)。

废旧塑料薄膜、编织袋需打包压缩(密度≥200kg/m³),减少体积,堆放高度≤3 米,每堆间隔≥2 米,保持通风。

有毒塑料区分

聚氯乙烯(PVC)塑料(如废旧水管)可能含增塑剂,需与其他塑料分开存放,储存区设置 “有毒有害” 标识,接触人员佩戴手套和口罩。

(三)纸张类物资(废纸盒、报纸、包装纸等)

防潮与防火

纸张储存区需保持湿度≤60%,温度≤35℃,地面铺设防潮垫,顶部用防水帆布密封,雨季前检查屋顶漏水情况(受潮纸张回收价降低 30%-50%)。

废纸堆垛之间留出 1 米宽通道,禁止在纸堆上方架设电线,照明灯具使用防爆型(纸张燃点约 130℃,易因静电或短路引发火灾)。

分类存放

按纸浆品质分类:新闻纸、包装纸、办公用纸分开堆放,避免杂质(如胶带、油污)混入,污染严重的废纸需单独处理(如焚烧发电)。

(四)电子废弃物(废旧电脑、冰箱、电路板等)

防静电与拆解规范

精密电子元件(如电路板)储存于防静电库房(地面铺设导电胶垫,湿度控制在 40%-60%),工作人员佩戴防静电手环,禁止在储存区使用易产生静电的化纤制品。

废旧家电需拆除电池、电容等危险部件,含汞荧光灯管(如废旧冰箱)需放入防破碎容器,单独存放于危险废物区。

重金属防泄漏

拆解后的废线路板、显示屏需用密封箱存放,避免铅、镉等重金属受潮渗漏;废电池储存需符合《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》,使用防腐蚀塑料箱,单箱重量≤50kg。

(五)危险废物(废机油、废油漆、医疗废物等)

合规储存强制要求

必须存放于专用危险废物仓库(地面硬化 + 防渗膜 + 防腐涂层),仓库需有 “危险废物” 标识牌,门锁双人管理,禁止与一般物资混存。

液态危废(如废机油)使用防泄漏铁桶储存(单桶≤200L),桶口密封严实,底部设置防泄漏托盘(容量≥单桶体积 110%);固态危废(如废油漆桶)需确认无残留后,用塑料袋密封堆放。

温度与通风控制

易燃危废(如废有机溶剂)储存温度≤30℃,仓库安装防爆排风扇(每小时换气≥12 次),避免挥发气体聚集达到爆炸极限(如乙醇爆炸下限 3.3%)。

三、安全与环保核心措施

1. 防火防爆管理

禁止在储存区吸烟、使用明火,动火作业需办理《动火许可证》,作业前清除周边 10 米内可燃物,配备灭火器材和监护人员。

易产生可燃气体的物资(如废橡胶)储存区,电气设备需符合防爆标准(如 Ex d IIB T4 等级),禁止使用非防爆手机、对讲机。

2. 防泄漏与污染控制

液态物资储存区设置防渗池(混凝土 + 防渗膜),池体容积≥单容器容量的 110%;若发生泄漏,立即用吸附棉(活性炭吸附垫)处理,禁止冲入下水道。

危险废物储存区需每日检查容器密封性,发现破损及时更换,泄漏事故需在 1 小时内上报当地环保部门。

3. 职业健康防护

接触危险物资的员工需佩戴专用防护装备:处理废油漆时戴防毒面具(滤毒罐型号 P-A-1),拆解电子废弃物时戴防尘口罩(KN95 级)和护目镜。

储存区设置洗眼器和应急喷淋装置,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(如接触重金属物资者需检测血铅含量)。

四、储存管理与应急机制

1. 台账与溯源管理

建立物资进出库台账,记录品类、数量、来源、去向,危险废物需填写《危险废物贮存台账》,并按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》申报转移(转移前向环保部门备案)。

定期盘点库存(每月至少 1 次),核对台账与实物数量,避免物资丢失或混淆(如废旧金属中混入危险废物)。

2. 定期检查与维护

每周检查储存区设施:消防器材压力是否正常、防渗膜是否破损、通风系统是否运行良好,发现问题 24 小时内整改。

对易变质物资(如纸张、塑料)实行 “先进先出” 原则,避免长期积压导致价值损耗。

3. 应急预案与演练

制定火灾、泄漏、坍塌等应急预案,明确应急流程和责任人,每年组织至少 2 次实战演练(如模拟废机油泄漏时的封堵、吸附操作)。

储存区配备应急物资箱(含吸附棉、灭火器、警戒线、急救包),并在明显位置张贴应急电话(环保举报 12369、火警 119)。

五、特殊场景应对建议

雨季与高温天气

雨季前加固顶棚,疏通排水沟,对露天堆放的物资全覆盖防雨布,并用沙袋压边;高温天气时,危险废物仓库开启降温设备(如空调),避免阳光直射。

大宗物资临时储存

若临时堆放大量物资(如建筑拆除废料),需评估场地承重(地面荷载≥2t/㎡),堆垛高度≤4 米,且设置斜撑或拉绳固定,防止坍塌。

总结

物资回收储存需以 “分类管理、安全为、环保合规” 为核心,根据物资特性(易燃性、腐蚀性、毒性等)制定差异化储存方案,同时严格遵守国家法规(如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)和行业标准。建议企业建立标准化储存流程,通过定期培训提升员工操作规范,并与专业环保机构合作处理高风险物资,确保储存环节零事故、零污染。

上一个:2025物资回收行业新趋势
下一个:没有了

返回上一页→

查看更多+相关新闻



首页